发表时间: 2020-08-22 21:00:00
作者: 广东海埠律师事务所
浏览:
《心经》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,虽然只有短短的200多个字,但其却是佛门中参悟受持的纲领。
8月22日,深耕企业上市15年,熟悉A股一、二级市场的雷新平律师带来《心经》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主题讲座,将中华传统文化《心经》与股市巧妙结合。
《心经》广为流传的中文译本有两种。鸠摩罗什所译《心经》,早于玄奘大师约204年译出,是《心经》最早的译本。全文298字,加上全称经名《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》,总309字。
玄奘大师的翻译风格,如六百卷《大般若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都很晦涩,原文直译,不厌其烦。而唯此一部《心经》的译文风格,与其他迥然不同,颇有“罗什”之风,全文260字,加上全称经名268字。它的格式不同于释迦牟尼佛说的其它经典,它前面没有“如是我闻”这一段证信的序分,结尾也没有大家“闻佛所说,欢喜信受,作礼而去。”之类的流通分。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,但其它多种古译(到清朝共有七种)以及在西藏的藏文《心经》,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,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。
由于大师们认为,《心经》正宗分(即常见的心经)只二百多字,首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,为了重点突出,故删除未译,因此有人误认为《心经》不是佛所说,乃是观世音菩萨说的。准确的观点应该是,完整的《心经》是释迦牟尼佛所说,而罗什大师和玄奘大师所翻译的《心经》,仅仅是翻译了经中观世音菩萨和舍利弗的对话部分。
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,处处都在“心”的支配下活动,若是了解和掌握了《心经》的内容,便可以更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。在股市的波动下,几家欢喜几家愁,交易者容易感到浮躁不安。股市操作的秘诀,其实就在于养“心”。平衡好“静”和“动”,以《心经》的“静”,制股市的“动”。权衡好“舍”与“得”,正所谓有“舍”才有“得”,目光长远,心平气和。淡然地面对股市的涨幅,便能更好地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收益。
中华文化是极具分量与独特性的:观念上和而不同,现实中交融会通;既高峰突起,蔚为大观,泽被天下,又静水流深,隐于寻常,百姓日用而不觉。
读《心经》,探股市。到场来宾在雷新平律师的精彩讲解中,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传统魅力,活动圆满落幕。